“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后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
⑴后游:即重游(修觉寺)。
⑵曾:一作“新”,一作“重”。
⑶怜:爱。
⑷有待:有所期待。《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翻译】
想起以前曾经游览过的修觉寺和桥,这次重游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
【赏析】
《后游》是杜甫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由于心态的不同,旧地重游往往会有绝异的感受,在《游修觉寺》中,杜甫客愁重重,在《后游》中,杜甫却又客愁全减。诗人带着游修觉寺的回忆跨过可爱的小桥再次登山访古刹。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或游客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或游客去领略欣赏。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诗人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这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两句则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
相关阅读
1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绮罗香咏春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 【查看全文】
2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词作品《梦中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释 【查看全文】
3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春洲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 紫骝蹀躞金衔嘶, 【查看全文】
4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宴清都柳色春阴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 【查看全文】
5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出自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夜宿田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 【查看全文】
6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漆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 【注释】 漆园:本是辋川一景。这里的漆园还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