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7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至后》,其古诗全文如下: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释】
  ⑤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⑥棣萼:《诗》:“棠棣之华,萼不韡韡。”棣萼,以比喻兄弟。
  ⑦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翻译】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赏析】
  诗中的“金谷”与“铜驼”,已十分清楚地告知我们,杜甫在剑南所思念的洛阳,是可肯定为其故乡的。而诗中的“非故乡”,并不是指洛阳不是杜甫的故乡,而是说:但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胜地的风景,因遭受了安史之乱而使其非昔日可比了。正如《杜诗详注》云:“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以开花繁盛紧密的棠棣起兴,讲对兄弟的思念。所以棣萼指的就是兄弟,所以表面上作者是在讲两种花,指堂棣之华早就开谢了,自己还在想着它,而梅花正含苞欲放。而实际上,作者前一句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遭受战乱,那里有知我怜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棠棣,有人以为就是郁李,以上为郁李花。)诗人说,愁闷极了,本想写首诗来排遣这愁闷,没料到诗写成后自己吟咏起来,反而更觉得凄凉与寂寞了。


相关阅读
1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出自宋朝诗人方干的作品《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 【查看全文】

2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出自唐朝诗人吕温的古诗作品《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查看全文】

3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出自明朝诗人陈子龙的作品《渡易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 易水: 【查看全文】

4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出自唐朝诗人萧德藻的作品《登岳阳楼不作苍茫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 【查看全文】

5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出自于诗经作品《衡门》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查看全文】

6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登锦城散花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