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31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登锦城散花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注释】
  ⑴锦城散花楼:锦城为成都的别称,又称锦里;散花楼,一名锦楼,为隋末蜀王杨秀所建,故址在今成都市区东北隅。
  ⑵金窗、绣户:装饰华美的门窗。
  ⑶珠箔:即珠帘。用珍珠缀饰的帘子。银钩:玉制之钩。银:一作“琼”。
  ⑷飞梯:即高梯,指通往高处的台阶。
  ⑸忧:一作“愁”。
  ⑹三峡:指长江三峡。其说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在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
  ⑺双流:县名。属成都府,因以县在二江(郸江、流江)之间,故得名双流,即今四川省双流县。
  【翻译】
  早晨的太阳,照射着成都南郊的散花楼。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珍珠串成的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昏暗的暮雨隐约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此时此际,置身楼头,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了。
  【鉴赏】
  全诗的大意是:在旭日初升霞光映照下,散花楼更显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高梯入云,楼接霄汉,气象雄伟。诗人极目云天,心旷神怡,因而留连忘返。遥看潇潇暮雨飘洒向三峡,俯视春江绕城,景物尽收眼底。散花楼的美景竟然使诗人陶醉了。在此之后,诗人就要东行,前往三峡了。此时登楼竟如在九天云霄之上游玩。
  诗人没有描写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等,而是通过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器物的色、光、形、态的变化和辉映,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这两句诗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把初日临照下的锦城散花楼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全诗仅有这两句不合格律,如果去掉这两句,此诗就相当于一首五言律诗了。而这两句在诗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诗眼”。前句的意象构成一幅十分鲜明的画面,后句写出了诗人的快意之感,这两句初步显示了李白极端夸张笔法的感染力。末句“如上九天游”则是再次抒发登楼的愉悦之情。
  综观全诗,形象鲜明,意境飘逸,情景真切,开合自然。不仅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虽属年少之作,大手笔已见端倪,不是人尽能为之的。


相关阅读
1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出自唐朝诗人包佶的古诗作品《再过金陵》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注释】 【查看全文】

2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 【查看全文】

3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戏题阶前芍药》,其古诗全文如下: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 【查看全文】

4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晚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 【查看全文】

5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 【查看全文】

6 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出自宋朝诗人吴潜的作品《满江红齐山绣春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