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7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路六侍御入朝》,其古诗全文如下: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释】
  ⑴路六侍御:杜甫友人,生平详不可考。
  ⑵童稚:儿童,小孩。四十:一作“三十”。
  ⑶后会:后相会。
  ⑷忽漫:忽而,偶然。别筵:饯别的筵席。
  【翻译】
  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会合?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现在我不去赞美桃花秀丽的如锦缎一般,却反而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我恼怒剑南的春色无赖,是因为它冒犯了我这个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会无期,离怀难遣。
  【赏析】
  关于路六侍御的生平,详不可考,从诗的开头一句看,是杜甫儿时旧友。作此诗时,杜甫五十一岁,四十年前,他们都在十岁左右,正是竹马童年。诗人用“童稚情亲四十年”完满地表现出童年伙伴那种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四十年”,在这里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并不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迁流而归于淡忘。正因为如此,下句说,“中间消息两茫然”。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想知道他的消息而又无从问讯,故有“茫然”之感。而这种心情,彼此间是相同的,所以说“两茫然”。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的久,没能想到会有重新相见的一天。所以说“忽漫相逢”。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当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忽漫相逢是别筵”,在“相逢”和“别筵”之间着一“是”字,使会合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笔力千钧,直透纸背。
  从过去到重逢,聚散离合是这样的迷离莫测;从分别悬想将来,诗人把感慨集中地写在“更为后会知何地”这句话里。这是全诗的主脑。它包涵有下列两重意思:路六侍御这次离开梓州,回到长安去做官,勾起了杜甫满腹心事。他设想:“倘若今后能和路六再度相见,这地点又将在哪里?自己能不能够也被召还朝廷?”回答是不可知的。从他自身蹭蹬坎坷的生活历程,从这次和路六的聚散离合,诗人懂得了乱世人生,有如飘蓬泛梗,一切都无从说起。这是就空间而言的。从时间方面来说,过去的分别,一别就是四十年;别时彼此都在童年,相见时俱入老境。人生苦短,“更为后会”,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诗人没有直说后会无期,而是以诘问语发出咏叹,体现出他的向往之切、感慨之深。


相关阅读
1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壮士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茅。 壮士走马去,镫前 【查看全文】

2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 【查看全文】

3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永遇乐元宵》,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 【查看全文】

4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出自近代诗人鲁迅的作品《秋夜有感绮罗幕后送飞光》,其古诗全文如下: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查看全文】

5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送刘昱》,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查看全文】

6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长歌行桃李待日开》,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