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戏为六绝句之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注释】
⒄未及前贤更勿疑:这句是说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
⒅递相祖述:互相学习,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复先谁:不用分先后。
⒆别裁伪体:区别和裁减、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亲风雅: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
⒇转益多师:多方面寻找老师。汝师:你的老师。
【翻译】
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赏析】
《六绝句》的最后一首,前人说法不一。这里的“前贤”,是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递相祖述”,意思是因袭成风。“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伪体”之所以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真伪相混,则伪可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创造和因袭,是杜甫区别真、伪的分界线。诗人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写性情,写出真的文学作品。庾信的“健笔凌云”,四杰的“江河万古”,就在于此。反过来,拾人牙慧,傍人门户,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堆砌词藻,步齐、梁时期的后尘,固然是伪体;而一味模仿汉、魏时期古人的作品,也是伪体。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伪的区别,并无古、今的成见。
“别裁伪体”和“转益多师”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别裁伪体”,强调创造;“转益多师”,重在继承。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转益多师是汝师”,意思是无所不学,没有固定的学习对象。这话有好几层意思:只有“无所不师”,才能兼取众长;没有固定的学习对象,不限于一家,虽然有所继承、借鉴,但并不妨碍诗人自己的创造性,这是第一层意思。只有在“别裁伪体”,区别真伪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师”谁,“师”什么,才能真正做到“转益多师”,这是第二层意思。要做到“无所不师”而没有固定的学习对象,就必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别人的成就,在吸取的同时,也就有弘扬和舍弃的地方,这是第三层意思。在既批判又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熔古今于一炉,创作出诗人自己的佳句,这就是杜甫“转益多师”、“别裁伪体”的精神所在。
相关阅读
1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倦客新丰》,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 【查看全文】
2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答友人赠乌纱帽》,其古诗全文如下: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注释】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 【查看全文】
3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初入淮河中原父老莫空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查看全文】
4 夜到清溪宿,主家碧岩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到清溪宿,主家碧岩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宿清溪主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到清溪宿,主家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 【注释】 ①碧 【查看全文】
5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出自唐朝诗人汉铙歌十八曲的作品《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 【查看全文】
6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