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8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白帝》,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释】
  ⑶戎马:指战马,比喻战争。归马:从事耕种的马。出自《尚书·武成》“归马放牛”,比喻战争结束。
  ⑷诛求:强制征收、剥夺。
  ⑸恸哭:失声痛哭。 秋原:秋天原野。
  【翻译】
  在白帝城中,遮天乌云涌出了城门,在白帝城下,瓢泼大雨像打翻了的水盆。峡江急流的吼声像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战马不如归耕的牧马闲逸,战乱使原有千户人家而今只有百家尚存。最为哀痛的是因战乱失去丈夫的妇女们还被赋敛盘剥得精光净尽,听吧,在秋天原野上正在放声痛哭的是哪座荒村。
  【赏析】
  后半首境界陡变,由紧张激烈化为阴惨凄冷。雷声渐远,雨帘已疏,诗人眼前出现了一片雨后萧条的原野。颈联即是写所见:荒原上闲蹓着的“归马”和横遭洗劫后的村庄。这里一个“逸”字值得注意。眼前之马逸则逸矣,看来是无主之马。虽然不必拉车耕地了,其命运难道不可悲吗?十室九空的荒村,那更是怵目惊心了。这一联又运用了当句对,但形式与上联不同,即是将包含相同词素的词语置于句子的前后部分,形成一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传达出诗人无穷的感喟和叹息,这和上面急骤的调子形成鲜明对照。
  景色惨淡,满目凋敝,那人民生活如何,这就逼出尾联碎人肝肠的哀诉。它以典型的悲剧形象,控诉了黑暗现实。孤苦无依的寡妇,终日哀伤,有着忧愁和痛苦。她的丈夫或许就是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并不放过,搜刮尽净,那么其他人可想而知。最后写荒原中传来阵阵哭声,在收获的秋季尚且如此,其苦况可以想见。“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 本诗在意境上的参差变化很值得注意。首先是前后境界的转换,好像乐队在金鼓齐鸣之后奏出了如泣如诉的缕缕哀音;又好像电影在风狂雨暴的场景后,接着出现了一幅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这一转换,展现了经过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其次是上下联,甚至一联之内都有变化。如颔联写雨景两句色彩即不同,出句如千军万马,而对句则阻惨凄冷,为转入下面的意境作了铺垫。这种多层次的变化使意境更为丰富,跌宕多姿而不流于平板。
  在艺术上,这首也很有特色:首先,境界开阔。诗人在描写上富有变化,参差错落,大开大阖。诗歌中,诗人描写了暴风骤雨的景象,同时又给读者展现一幅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其次,借景抒情。在诗歌中,诗以白帝的急风暴雨,喻唐代社会的战乱动荡;以荒村的萧条凄凉,喻“安史乱后”国家的疮痍满目。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愁与哀思。


相关阅读
1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止酒居止次城邑》,其古诗全文如下: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 【查看全文】

2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查看全文】

3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作品《偶题擘开苍峡吼奔雷》,其古诗全文如下: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注释 【查看全文】

4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赠程处士》,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 【查看全文】

5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和卢侍御通塘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 【查看全文】

6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出自唐朝诗人姚合的作品《穷边词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