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03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石犀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注释】
  石犀行。石犀:用石刻成的犀牛。
  秦时蜀太守:指李冰,秦孝公时为蜀郡太守。
  厌胜发:古代用诅咒来制服他人,称为厌胜法。也指一物镇服一物的办法,是一种迷信活动。
  矜夸:骄傲地自夸。一千载:时间很长。泛滥:洪水泛滥。张仪楼:战国时魏国人,后入秦,相秦惠王。相传成都府为其在城西南修建一高楼,称为张仪楼。
  今日:指上元2年(761年)。灌口:山名,四川灌县西北。羞:羞耻。
  高拥:用木石泥土等修筑的堤防。 当清秋:正当秋天。
  先王:古代治水的大禹。正道:顺水势疏导河流。。参:参与,引申为混杂。
  不经济:无益于国计民生,也有不顶用之意。缺:缺少。讹:乖错。缺讹:指五个石犀的变动。
  但见:又见。元气:阴阳二气。调和:阴阳二汽配合得很好。恣:肆意。调瘵(zhai在 痨病):这里指灾难。
  天纲:天地的纲纪,指国家的法纪。茫:遽,速。
  【翻译】
  蜀郡太守李冰兴修水利时,曾经刻五头石犀牛以镇江水。虽然有一物镇服一物说法,但是江水还是顺势向东而流。当地人总夸耀石犀能治水,洪水泛滥也淹不了张仪楼上。当年灌口发洪水淹没人家,此事恐镇水之神也感到羞耻。防洪靠众人出力修筑堤防,正值秋天快用木石泥土筑堤。大禹治水是顺势疏导河流,哪能靠诡话邪怪来治水患呢。五头石犀镇水能起何作用,失踪的石犀只能顺水而消逝。只有自然界阴阳二气调和,才可以免除洪水带来的祸患。假若谁能掌握天地的纲纪,洪水不会成灾石犀急速奔亡。
  【赏析】
  《石犀行》,讽庙堂无匡救之人也。此章分两段。前八句为首段,讥厌胜之谬。江水东流,非关厌胜、目系灌口冲决,则知神不能为力矣。蜀人向夸此犀,尽诞妄耳。
  “修筑堤防出众力”以下,此欲扶正道以杜神怪。筑堤乃正道,厌胜乃诡怪。朝有良相以调元气,自然水不为灾。彼缺讹之物,非关经济,何不提去以灭其迹乎。修筑在官,而调和在朝,此推本之论也。
  乾元元年九月,置道场于三殿,以宫人为佛菩萨,北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当时黩礼不经甚矣,故有厌胜诡怪等语。且自李岘贬斥,朝无正人,故有调和元气之说。此诗寓言,亦确有所指矣。


相关阅读
1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古诗作品《集灵台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查看全文】

2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出自唐朝诗人赵翼的作品《论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翻译】 大自然和人 【查看全文】

3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查看全文】

4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注释 【查看全文】

5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一萼红古城阴》,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 【查看全文】

6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