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咏怀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注释】
⑺著书:一作“看书”。
⑻讵:岂,怎。南山期:指寿高如南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翻译】
傍晚著书完毕,发现头上白发忽然像霜似的落下一丝,感到很震惊。端详着镜中早衰的容颜,不禁暗自发笑:像我这样终日愁苦,年纪轻轻就生了白发,那会有南山之寿呢!头上不裹幅巾,身上穿着用苦蘗染的黄衣,与乡野之人无异。没有看见清溪里的鱼儿,只是饮些清水,依然是那样怡然自乐吗。
【赏析】
第二首诗抒写了李贺在昌谷家居的生活和心情,反映了诗人的抑郁忧伤和不幸。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诗人在夜晚吟咏(著书)方罢,突然瞥见一丝白发象秋霜一般地飘落下来,这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怎能不使他心头一震?李贺是个苦吟诗人,据说他的诗思常在驴背上觅得,随想随写下来投入身边携带的锦囊中。晚上取出,在灯下斟酌成篇。其母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来”(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正因为他这样呕心呖血地从事创作,再加上家境贫寒、夙志不伸,所以二十多岁就未老先衰,白发惊秋了。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一“惊”之余,不由便拿出镜子细细端详起来。“聊自笑”,显得这笑是一种对自己的无可奈何的嘲笑,一种难以名状的苦笑,表面上似乎反应是淡漠的、不大在意的,却怎么也掩饰不了内心深藏的无限悲苦。联系诗人曾担当过奉礼郎这样卑微的职位,可知这就是诗人无声的啜泣。说他笑中含哭,大概是不过份的。
相关阅读
1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出自元朝诗人关汉卿的作品《大德歌冬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 【查看全文】
2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咏荆轲燕秦不两立》,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 【查看全文】
3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出自唐朝诗人李隆基的古诗词作品《幸蜀西至剑门》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 【查看全文】
4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送人归京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5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 【查看全文】
6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宿新市徐公店春光都在柳梢头》,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