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登嘉州凌云寺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注释】
⑴嘉州:唐郡名。今四川乐山县。凌云寺:为嘉州名胜,傍山而建,下有凿山而成的弥勒菩萨像。
⑵出:高出。
⑶“青峰”句:写寺之红色阁楼傍山峰而建,远望若戴于其上。
⑷搏:攀缘。跻(jī):登。
⑸殆:大概,这里有只是之意。阔:深广。
⑹三江流: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嘉州地处三江会合处。
⑺峨眉:峨眉山,在嘉州西部约六十里处。
⑻迥:远。旷:空阔。烟景:风景。豁:明朗开阔。
⑼阴森:幽暗阴郁的颜色。棕楠:棕榈树、楠树。
【翻译】
寺院高出飞鸟之外,青青峰顶戴着红楼。顺着峭壁来到半空,心中欢喜登上山头。只觉宇宙顿时开阔,俯看三江滔滔水流。天睛气朗远望蛾眉,好似在那波上浮游。烟气笼罩气象开阔,树木葱郁遍布四周。我愿割断世间缘分,永远去那尘外漫游。旋风阵降吹过虎穴,阵雨时时飘下龙湫。寺院之间云气蒙蒙,夏日也觉凉风飕飕。俯视近处城池环绕,眺望远处三二渔舟。眼前胜景难以望尽,天宫之上尽可久留。身为一官本不足道,辞官离去又觉忧愁。
【赏析】
作此诗时,诗人已届暮年,虽然历经坎坷但壮志未酬,歌行雄健之风依稀可见。开头两句,“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仍保留盛年时的风格。写凌云寺高耸之貌,借飞鸟青峰映衬,突出了凌云寺的高峻壮丽。飞鸟与青峰,从地面上看,都是高空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凌云寺却高出飞鸟,跃出青峰。起笔遒劲,形象传神。把寺上红楼比喻为戴帽,凌云寺俨然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佛寺如此奇伟,现在得以于半山腰攀援登临,自然是“喜得”之事。
然而,“喜得登上头”的喜悦,主要不在登寺本身,而在于凭高远眺,开阔眼界,拓宽胸襟。因而在咏寺之高以后,紧接着语气一转,抒发出“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的情思。如此,从写寺过渡到写寺外的宇宙三江,峨眉烟景,就显得合乎自然了。
身登高寺,峨眉山景,尽收眼底。写峨眉山,一咏一叹,用了六句。“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迥烟景豁,阴森棕楠稠。”今日天晴气朗,得以看清楚了峨眉山的状貌:山岭蜿蜒起伏,如波涛滚滚;辽远的云雾似袅袅青烟,使山景空旷浩茫;棕树楠树漫山遍野,蓊郁阴森,一派肃穆。以上四句勾勒峨眉山景,接着直抒胸臆,发出慨叹:“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诗人眼界高远空阔,触景生情,故有此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诗人看破凡尘,对纷扰的世俗产生了厌倦情绪,希望超凡脱俗,云游尘外。有了这番念头,才把眼光转向佛寺内部和佛寺的周围环境。
相关阅读
1 天地泰卦_易经泰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泰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乾下坤上)泰①:小往大来② 初九:拔茅茹(3),以其汇(4)。征,吉。 九二:包荒(5),用冯河(6),不遐遗(7)。朋亡,得尚于 【查看全文】
2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秋蕊香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 【查看全文】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 【查看全文】
4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出自于诗经作品《终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 【查看全文】
5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出自宋朝诗人叶梦得的作品《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 【查看全文】
6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