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13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题苜蓿峰寄家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注释】
  ⑴苜蓿峰:玉门关外之山。峰,一作“烽”。
  ⑵立春:节气名。
  ⑶胡芦河:说法不一,似指甘肃省西部玉门关外的疏勒河。
  ⑷闺中:指岑参妻子。
  ⑸杀:同“煞”,极甚之义。《古诗十九首》:“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翻译】
  苜蓿峰边春天又已来临,胡芦河上不由泪下沾巾。你在闺中只能空作思念,怎知沙场愁极出征之人。
  【赏析】
  这首诗实际上是写给亲人的一封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也安慰妻子的思念。
  诗的前两句照应题目“题苜蓿峰”从首宿峰写起。春天又来到苜蓿峰、胡芦河上。眼望边地景物,诗人不由泪下沾巾。开始就点出边地、点出季节。“逢”,实则是“又逢”,这就强调了置身边塞已非一日。“苜蓿峰”、“胡芦河”说的都是边地,上下两句以互文句式作反复说明,不仅点明地点,而且它们本身又是异地景物,从而强调了与“家人”相去之远。这一切正是触动诗人感情的契机。“泪沾巾”这一形象性的活动便概括了此时此地诗人的心情。至于“泪沾巾”的原因,则由下两句来具体写。格调是沉重的。
  诗的后两句照应题目“寄家人”写自己的思念:妻子在家中是那样思念征人,却只能空然想想而己,她怎会知道沙场之上又是怎样地令人愁肠欲断呢?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自己思念“家人”,却去写“家人”思念自己,而且知道“家人”是在“空思想”。“空”,有徒然之意,即使思念也难以排遣;“空”,又有凭空之意,叫思念也难知沙场征人之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理解和怜惜,也就衬托了诗人思念之苦,较之一般写家人亿征人更为深切。诗人之所以“愁”,是由于沙场征战之苦,是由于家人思念之苦,“泪沾巾”的原因在这里也就得到了回答。身为征人的诗人理解“家人”,同时也希望“家人”理解征人,慰藉之意,关切之情,自在其中。
  全诗语言朴质自然,感情真挚深切,格调苍凉沉重,先从自己思念“家人”写开去,又从“家人”思念自己写拢来,结构回环,语意深长,很好地传达了诗人愁肠百转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 【查看全文】

2 我集无高曳,水何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集无高曳,水何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巫山高远道之人心思归》,其古诗全文如下: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 【查看全文】

3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照镜见白发》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注释】 1、照镜见白发: 【查看全文】

4 风水涣卦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涣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坎下巽上)涣(1):亨②,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初六;用拯马壮③,吉。 九二:涣奔其机④,悔亡。 六三:涣 【查看全文】

5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洞仙歌咏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 【查看全文】

6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出自近代诗人李叔同的古诗作品《送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