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3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早春寄王汉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注释】
  王汉阳:其人姓王,官职汉阳县令。生平不详。
  走傍:走近。
  武阳:此指江夏。
  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陌头:街头。
  【翻译】
  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赏析】
  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细细吟味,作者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写春天是怎样悄然回归的,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那种喜悦之情。“闻道春还未相识”,是说只听到春天回来了,还没有见到她。一开始就流露出急于看到春还的心情。其实当寒凝大地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才刚刚萌动,哪里能亲眼见到她呢!所以“闻到”二字表明春归的消息最先是从人们交谈中听到的。如此生活细节,一经诗人捕入诗句便增加了诗的韵味。既然是闻春未见春,就自然要去寻春、问春,于是引起了下面的诗句。“走傍寒梅访消息”,梅是无生命的,怎么能够拜访、叩问呢?这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走”“访”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不可待地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探究春天归否的一片诗情。“昨夜东风入武昌”一句是写春归。人们常说:一夜暖风就染绿了柳梢头。这里“东风”之前冠以“昨夜”二字,意在形容久盼不归的春风,一夜之间就迅速而又静悄悄地来了。然而这还仅仅是表现时节骤然暗换的特点,并没有写出春归的气势来,所以“东风”之后再缀一“入”字,表明春风的到来是排挞而入的。这样就把春归的特点表现得维妙维肖了。可见诗人炼字炼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是写早春的动人景象。全诗至此几经婉转方才暗暗点明诗人终于看到了“春还”这一层意思。“黄金色”是一种嫩嫩的鸭黄之色。春上柳梢,最初并不是绿色,那是因为细嫩的柳尖刚刚钻出,还没有饱受春光的沐浴,因而显得很幼稚,从远处看去便是一种朦胧的悦目的灿然金色。近人刘永济说:“景物之接于人无私也,而慧眼词人独能得其灵妙,……然景物自有精、粗之不同,而感人最深,必其精者。故当其由目入心之际,殆已加以拣择而遗其粗迹;及乎由心出手之时,不过自写吾心之照耳。”(《词论》)可见诗人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等字,完全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自己喜悦之情所得。总观如上四句,诗人先写“闻道”,再写“走”“访”,直至东风荡入之后,方才写所见到的焕然春景,这全是紧扣“春还”二字娓娓写来,细如抽丝地再现了早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儿声。


相关阅读
1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南歌子驿路侵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 【查看全文】

2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出自于诗经作品《十月之交》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查看全文】

3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查看全文】

4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自唐朝诗人高骈的古诗作品《山亭夏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⑴浓:指 【查看全文】

5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寄蜀中薛涛校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鉴赏】 【查看全文】

6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满江红暮春》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