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4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注释】
  ⑥名山:指庐山。
  ⑦清赏:清新,赏心悦目。
  ⑧石镜:据《水经注》载,庐山东面悬崖上有一块大圆石,光滑如镜,可见人影。
  ⑨香炉:即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灭:消失。彩虹:香炉峰周围多瀑布,水气经日光照射而形成彩虹。这两句用远月悬空、彩虹消失,形容夜幕降临。
  ⑩君:指黄判官。
  【翻译】
  寻阳江上大风吹动巨浪,灌婴井中亦水翻如涛。扬帆启航驰在天一般大的如镜湖面,直向彭蠡湖东面而去。落日景色中忽然下起疏落小雨,待天放晴云朵散向远空。名山佳景引发人们佳美的情兴,清观幽赏怎能有所穷尽?巨大的石镜之上又有明月高挂,香炉峰上彩虹明灭。相思之时您我共对庐山美景,抬眼望去您我所见美景相同。
  【赏析】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描绘出一幅夕阳坠落、稀疏雨洒、睛云飘散的美景。“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借用远月悬空、彩虹消失的景象,暗寓诗人佳兴勃发,清赏无穷,夜幕不知不觉般如期降临。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思忆远方的友人,想像力超凡脱俗,宛如友人也正举目思忆诗人,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照应了题目,有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作用。
  全诗十二句,可分三段。第一段是前四句,写自己在风浪中开帆入湖,气势豪迈。第二段为中间六句,写湖上风光。本来落霞照湖面,水天共影,十分好看;忽而又下起了雨,不久又云散虹出,罩在庐山顶上,景象更为壮观。诗人佳兴勃发,清赏无穷,不觉月上中天,彩虹早已消失了。诗人情随景迁,写得错落有致。最后两句是第三段,清赏之余,不禁想起好友。如此良宵,友人也正举目思念诗人。正是如此,照应了题目,又留下了余味。


相关阅读
1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 【查看全文】

2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蓟北旅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 【查看全文】

3 晚莺桥噎。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晚莺桥噎。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清平乐再次前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莺桥噎。庭户溶溶月。一树湘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 看 【查看全文】

4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西江月遣兴》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 【查看全文】

5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 【查看全文】

6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