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三山望金陵寄殷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注释】
三山:在南京附近的长江边上。金陵:今南京。殷淑,道士李含光门人,道号中林子。
谢脁:南朝齐诗人,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
澹:水势平静。长安:代指金陵。王粲《七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此用其意。
【翻译】
登上三山远怀谢眺,波水澹静眺望金陵。我如同在荒芜的河阳的潘岳远望京城,秋日站在江边向北看去。卢龙关塞霜气冷寂,鹩鹊观上月光寒冷。诚心诚意怀念友人,相隔天涯同期一欢。
【赏析】
首联所写登三山、望金陵与谢脁所作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相同,借用谢脁诗句,以长安代指金陵,即地即景即事自然而生的缅怀古人之情十分熨贴而浓郁。“水澹”是描绘江水恬静的样子,变绘形态为绘色彩。
颔联“芜”是繁草丛生之貌,“河阳县”位今河南省孟县西,谓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次句“河阳望京县”,以河阳代指三山,李白循此。此联承首联“望长安(金陵)”,意为登上繁茂草木掩映下的三山,面对大江秋色而北望金陵。这一联中,不仅有“芜没”的“河阳”,秋日的大江,更有在这寥廓江山中引领北望的诗人形象。无论是葱茏的三山、旷远的秋江还是凝望的诗人,都隐含着深深的情意。此句联系诗题“寄殷淑“可以体味出诗人寄托的是思友之情。在这一联,诗人的登临之意已由首联的缅怀古人而暗暗地向思念友人过渡。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塞下曲四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 【查看全文】
2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 【查看全文】
3 孝武本纪翻译赏析_孝武本纪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孝武本纪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孝武皇帝是孝景帝的儿子,排行居中,母亲叫王太后。 孝景四年,他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胶东王,孝景七年,废栗太子为临江 【查看全文】
4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过杨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 【查看全文】
5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酬李穆见寄》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查看全文】
6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李都尉古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