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5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其古诗全文如下: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注释】
  肮脏:亦作抗脏,即高亢正直。
  屈彼淮阴人:汉淮阴侯韩信失意落泊时,曾忍受淮阴恶少的胯下之辱,而终于功成名就。这里以忍辱全志的韩信比拟张十四。
  击筑:典出《史记·剃客歹lJ传·荆轲传》,言战国末刺客荆轲游于燕市,曾与高渐离结伴,渐离击筑,荆轲和歌,自抒哀乐,旁若无人。这里用燕市击筑来点明诗人与张十四的深厚友谊。筑:古代弦乐器,像琴,有十三根弦,用竹尺敲打。
  【翻译】
  猛虎隐伏在尺把长的草丛,藏腿难蔽身。 有如咱张公子,飞扬跋扈在风尘。难道你没有横腰而系的宝剑?只是韩信当初在淮阴的时候也受尽委屈。你现在要击筑去向北燕,在易水滨高唱燕歌。等你归来,我们相聚泰山上,我们一起隐居,当个好邻居。
  【赏析】
  第五、六句:“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是用了淮阴侯韩信受辱之典,意在表达猛虎伏浅草终莫能掩。在词语的运用上,也表现出独有的特色。上句“岂无横腰剑”中的“岂”字与下句“屈彼淮阴人”中的“屈彼”二字,前后呼应,不但增强了语气,而且一个威武不屈之士的形象也一跃然而出,表现出极大的力量。
  第七、八句:“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无疑是借荆轲于易水河畔辞别高渐离之典,赞其为豪气英雄。如此,于风尘漂泊中的张十四伟直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末两句:明确指出诗人希望能与张十四一起隐居,反衬出诗人的政治抱负落空,使诗人感到失望而归隐山林。
  全诗借助送别张十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未来的深切向往。


相关阅读
1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出自唐朝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八声甘州》第一段,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 【查看全文】

2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别韦少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 【查看全文】

3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宴清都柳色春阴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 【查看全文】

4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出自蓟北门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 【查看全文】

5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齐天乐蟋蟀》,其古诗全文如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 【查看全文】

6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日酒初尝,过却重阳秋更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日酒初尝,过却重阳秋更好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玉楼春为故人母寿》,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堂夜宴连清晓。醉里笙歌云窈袅。酿来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