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27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注释】
  征古:征信往古。遗老:指年老历练的人。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
  美沃洲:美过沃洲。即比沃洲还要美。沃洲:即浙江沃洲山。
  天花。天上的花卉。《法华经》:“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香风时来,吹去萎者。”
  傲吏:高傲的官吏,
  龙堂:精舍名,在五松山上。
  精修:精诚修身。
  【翻译】
  谢安泛舟于沧海,乘长风独啸而还。清闲脱俗之韵致惊动海上,崇高的情怀远出人间。倾心于探究神奇怪异之事,心境淡泊以闲适来处世。我来到五松之下,设置酒宴登山历览。向年老历练的老者征求往古之事,因此命名此山为五松山。五松山景致清幽,佳妙之处胜过沃洲山。风声萧瑟鸣于洞壑,一年四季如沐秋风秋雨。山上百泉流出音声宏大,听来恰似三峡的巨流。剪下细竹扫去天界仙花,我且与高傲的官吏一同游赏。龙堂精舍如果可以休憩,我打算归入其中精城修行。
  【赏析】
  下面几句写游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这是很平淡的叙述。五松山可能原来没有通用的山名,李白才向经历世变的高龄老人征询。从这两句诗看来,五松山不是山的本名,而是李白给他命的名。“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五松山上满山都是松树,显得很清幽。松树特别引人爱赏的是风中的松声。诗人用了四句描写五松山的松声,精工别致。
  “萧飒听洞壑,终年风雨秋。”这是写风较小时的松声。“响入百泉去”,描写风较大时的松声。“听如三峡流”,是写风势很大或很急耐的松声。李白观察松声很细致深入,绘影绘声地显示在各种不同的风中的松声及其形态的特点,并传出它们的神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纪述同游者。傲吏是傲岸,不驯的官吏,指常赞府。李白自己有反权贵、轻王侯的傲岸不屈的性格,常赞府在这方面大概也有相近之处。
  “龙堂若可憩,吾当归精修”,龙堂精舍在五松山,精舍是学舍,集中生徒讲学之所。李白以当回龙堂精舍来精修学业结束全诗。这并非应酬之词,他非常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见到山中精舍很安静,舍外风景清幽,心里不觉兴起回来精修的念头。他年轻时候,曾在家乡的匡山读书,杜甫在怀念他的诗里也曾说:“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不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为五松山纪游,诗写游山,先写风景,诗中“灵异”二字使五松胜境在诗中兀然而出,秀色可餐;后写心情,“逸韵”、“高情”、两组词让诗人对五松山的喜爱之情从诗行中流溢而出。使此诗在构章建篇上独具特色。


相关阅读
1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作品的《念奴娇萧条庭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 【查看全文】

2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 【查看全文】

3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燕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 【查看全文】

4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出自宋朝诗人阮阅的作品《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 【查看全文】

5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出自唐朝诗人丘为的作品《题农庐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 【查看全文】

6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诉衷情秋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