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望黄鹤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注释】
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
清谧:清静、安宁。
蹇:句首语助辞。
跻:登。
【翻译】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赏析】
从“颇闻列仙人”至“庭寒老芝术”是第二段,共八句。诗人扣紧有关黄鹤山的传说,描绘仙人飞升后的荒凉景象。写法仍从“望”字入笔,但却已经杂入许多虚无的幻想,浓化了全诗的气氛。
从“蹇予羡攀跻”至篇终是第三段。这一段写由黄鹤山的奇伟和有关仙人的传说所引起的向往之情。“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两句,毫无隐讳地抒写自己的仰慕与欣羡,诗人很愿攀援而上。诗人之所以产生这种感情,原因在于“保闲逸”,亦即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过着闲逸的生活。“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两句,与一、二两段相呼应,说明,尽管诗人走遍了五岳名山,但黄鹤山却是无与伦比、无可匹敌的。
总体来说,此诗经过实际的比较,诗人终于决定把黄鹤山做为自己感情寄托之所在,从此永远结束作客他乡,寄人篱下的生活:“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这里的“青松”代指黄鹤山,同时也象征看诗人坚韧不拔、冬夏常青的性格。“悟”,觉悟,醒悟。“客情”,暗指客居他乡的思想情感,也包括了诗人奔波流浪,怀才不遇的一生。
相关阅读
1 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书情题蔡舍人雄》,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 【查看全文】
2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点火樱桃》,其古诗全文如下: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 【查看全文】
3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羌村峥嵘赤云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 【查看全文】
4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诉衷情近雨晴气爽》,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查看全文】
5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出自清朝诗人江洪的作品《胡笳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藏器欲邀时,年来不相让。 红颜征戍儿,白首边城将。 落日惨无光,临河独饮马。 瑟飒夕风高,联翩 【查看全文】
6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