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31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注释】
  ⑸白石塔:洁白石头砌成的塔。
  ⑹棹:船浆。黄茅冈:泛指长有黄草的山冈。
  ⑺软:柔和。
  ⑻故人:指送行人。苍茫:模糊迷茫的样子。
  【翻译】
  我日夜兼行向着那遥远的江海,枫叶芦花点缀得秋天情趣深长。淮水缥渺不明,天际忽远忽近,岸边的青山随着船儿低落高涨。已能望到寿州那高高的白石塔,小小的船儿还不曾绕过黄茅冈。波平风柔仍然看不见老朋友啊,只因他们久立的地方烟云迷茫。
  【鉴赏】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二句振笔直书,用粗笔浓涂大抹,一气流转,使人忘记了这中间还有对仗。寿州的白塔已经在望,要到达那里,还得绕过前面那一带黄茅冈。说“已见”,说“未转”,再一次突出了“波平风软”的特色。这里的黄茅冈不是地名,而是实指长满黄茅的山冈,前代注家已经辨明过了。
  七、八句乘势而下,用“波平风软”四字总束了中间四句描写;用“望不到”三字引出第八句这个抒情的结尾。不说自己急于到达寿州,却说寿州的故人久立相待,从对面着笔,更加曲折有味。后二十三年,东坡尝纵笔自书此诗,且题云:“余年三十六赴杭倅过寿作此诗,今五十九,南迁至虔,烟雨凄然,颇有当年气象也。”据东坡这段题记,知至寿州之日当有小雨。此诗“烟苍茫”三字就是描写那“烟雨凄然”的气象的。又,诗中所称“故人”不知指谁,翁方纲《石洲诗话》说“故人即青山也”,义殊难通。以本集考之,疑此“故人”或即李定。与东坡同时有三个李定,此李定即《乌台诗案》中所称尝“承受无讥讽文字”者。其人此时在寿州,东坡有《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诗可证。
  这首诗情景浑融,神完气足,光彩照人,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方东树评之云:“奇气一片”,正是指它的整体美,不能枝枝节节地求之于一字一句间的。赵翼《瓯北诗话》评东坡诗云:“东坡大气旋转,不屑屑于句法字法中别求新奇,而笔力所到,自成创格。”又云:“坡诗实不以锻炼为工,其妙处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着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此不可以声调格律求之也。”参看这些评语,对于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有帮助的。从声调格律看,这是一首拗体律诗,前人又称之为“吴体”的。许印芳《诗谱详说》卷四云:“七律拗体变格,本名吴体,见老杜《愁》诗小注。”按杜甫有《愁》诗一首,题下自注云:“强戏为吴体。”吴体之名始见于此。所谓吴体,是说它有意破坏一般律诗的格律声调,把民歌或古诗的声调运用于律体之中,构成一种特殊的音乐美,以适应特定内容的需要。《杜臆》在论老杜《愁》诗时说:“愁起于心,真有一段郁戾不平之气,因以拗体发之。”朱熹《清邃阁论诗》称杜诗“晚年横逆不可当”。正是指杜的拗体律诗别有一种“横逆”难当的风格。东坡此诗正是把古诗的声调运用于七律,以表达其郁勃不平之气。王士禛《居易录》所谓“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者,东坡此诗实足以当之。


相关阅读
1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其古诗全文如下: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 【查看全文】

2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出自唐朝诗人阮元的古诗作品《吴兴杂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注 【查看全文】

3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出自唐朝诗人徐凝的作品《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注释 【查看全文】

4 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作品《苏小小歌车轮不可遮》,其古诗全文如下: 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 长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 【注释】 ⑴苏小小:是南齐时钱 【查看全文】

5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 【查看全文】

6 人绕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绕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绕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