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32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遽遽。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注释】
  ⑴腊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十二月一日,有的说是十二月八日。孤山:在杭州西湖。惠勤、惠思:均为余杭人,善诗。
  ⑵明灭:依稀模糊,似有若无。忽隐忽现。形容楼台山峦。
  ⑶鸟相呼:一作“鸟自呼”,言鸟相和而鸣,如自呼名字。
  ⑷名:名义上。道人:有道之人,此指和尚。
  ⑸宝云山:在西湖北面,有宝云寺。
  【翻译】
  天空将降瑞雪,湖面上阴云密布;层叠的楼台与青山,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见水底的石块,游鱼来往,历历可数;幽深的树林没个人迹,只听到鸟儿喧闹相呼。今天是腊日,我不在家陪着妻子儿女,说是去寻访僧人,其实也为的是自乐自娱。僧人的禅房坐落何处?喏,就在那宝云山前,小道狭窄,弯弯曲曲。孤山独自耸立,有谁肯在这里结庐?只有僧人,道行深厚,与山相傍护。到了,那纸窗,那竹屋,幽深而又暖和,惠勤与惠思,裹着僧衣,正在蒲团上打坐。天寒路远,仆夫催着回家,告别时,还未到黄昏日暮。出山回望山中景色,树木都笼罩着烟云,一片模糊;有一只野鹘,在佛塔上空盘旋回互。这次出游虽然淡薄,但我心中充溢着快乐。回到家中,神思恍惚,真像是刚从梦中醒来,那山中状况还历历在目。我急忙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歌,恐怕稍有延迟,那清丽的景色便从脑海中消失,再也难以描摹。
  【鉴赏】
  这首诗分入山和出山两个片断来写,而以访惠勤、惠思贯穿连缀。
  首起点出时间地点。二僧结庐孤山,孤山在西湖边,所以诗从西湖展开,说自己在一个昏沉欲雪的日子出行,见到西湖上空满积着阴云,低低地压着湖面,西湖边上的楼台与重重叠叠的青山,笼罩在烟雾之中,若有若无。这样,抓住气候特点,略加点染,展现了一幅光线黯淡的水墨图,朦朦胧胧。接着,诗人眼光从远处拉回,写近处山中,水流清浅,人迹不到,只有鸟儿啁哳宛啭。虽是近景,因为极静,又显出了山的幽深。同时水清、无人,又与节令、气候相关。
  以下诗入题,写访僧。先写未见僧人所居时,说明自己腊日不和妻子儿女团聚,特地入山访僧,是为了陶冶性情,自我娱乐。僧人住在山中,山路盘曲纡回,正是自己想去的地方。“纸窗”二句,写见到僧人所居后。僧人所居只是纸窗竹屋,僧人则拥褐而坐。轻轻点染,写出景物的幽旷与僧人淡泊的生活,揭示了僧人高尚的品藻;诗人访僧的经过,与僧人的交谈,就隐藏在会心之处,不写而写了出来;同时,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相关阅读
1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 【查看全文】

2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出自宋朝诗人苏舜钦的作品《水调歌头沧浪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 【查看全文】

3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玉楼春戏赋云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 【查看全文】

4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夷门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 【查看全文】

5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更漏子背江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 【查看全文】

6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