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39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作品《送宇文六》,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注释】
  宇文六:诗人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一枝:指一枝花
  即今:当今,现在
  还:尚且
  愁杀: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翻译】
  鲜花似锦映垂杨,汉水澄澈碧波漾;春风微微林中吹,一花轻盈吐芬芳。现在面对江北景,尚且如此心怏怏;去到江南景更美,离情更使魂魄丧。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诗人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杨柳毵毵,日丽风和,花柳相映,汉水澄清,微风习习,树叶轻扬。诗人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春景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露出此时此刻分别的难堪之情。同时也点出送别地点、季节和环境,彼有特色。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用“如此”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似黯然失色,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用一“还”字,临别的伤感,更见沉重。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再进一步,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一句实写,一句虚写,将送别双方各限天涯的离情,互相思念的愁苦,触目伤怀,作了深刻的表露。
  全诗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结尾点题,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笔,实虚转化,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愁杀苦闷。


相关阅读
1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望月有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 【查看全文】

2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查看全文】

3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①,是以难治。民之轻死, 【查看全文】

4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古诗作品《宴词》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 【查看全文】

5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查看全文】

6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其古诗全文如下: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