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送告八从军》,其古诗全文如下: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注释】
运筹:指谋划。《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幕:指军中帐幕。这句是说告八将入军幕中参预机密。
养拙:即守拙,指退隐不佳。此句是讲孟浩然自己。
遂:成功。
两疏:指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汉宣帝地节年间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太子少傅。在任五年,均称病还乡。后世用作功成身退的典故。据《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太子少傅,在位五年,皇太子通《论语》、《孝经》。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足者不会受侮辱,知止者不会有危险,功成身退,是天之道也。现今我们做官俸禄包达二千石,如果再贪恋禄位不去,恐怕会有危险呀!倒不如叔侄两人归隐家乡终老的好。疏受听从了叔父的话,二人双双告老还乡,后果得善终。
【翻译】
男子汉只要有一股勇气,又何必像我读许多书本。尚勇武你的确超过了我,多才艺你对我启发很深。你将去军队中施展才干,我无事在家里隐居待聘。等你我成就了功名之后,我跟你学两疏回归山林。
【赏析】
第三联承接前面的才气对照,再写两人的不同遭遇。一个“运筹将入幕”,一个“养拙就闲居”,在鲜明的对照中,表达出对告八的鼓励和羡慕,流露出自己不得不隐居的苦情。这对当时人们在儒术之外,还重侠尚武的社会思潮作出了很好的揭示。
末联写诗人借用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二人的典故,以功成身退互勉,在消积申蕴含着积极和奋发,在隐逸中充满了幻想和期望,又告诫告八必须像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一样,知进知退,切莫贪恋禄位。功成名就之后又双双归卧田园的典故,以抒发诗人对告八必能恃才建功且会功德圆满的信心。这种热切期盼和信心,同样从一个侧面辉映出典型的盛唐面影。
此诗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虽失意但无苦语,送友人而不见别绪,风格俊爽,颇有韵致。此诗奇句写告八,偶句写自己,句句对照,写得颇有特色。诗中处处闪现着男儿的豪情志节,充溢着一股不同于多婉约情调之宋词的阳刚之气。一方面写告八从军,鼓励他上进;一方面写自己,想求功名后身退。诗中处处照顾到两者的相互关系。最后,以功成身退的“两疏”互勉。写得既真挚而又得体。诗人借送别告八从军,抒发了自己“魏阙心常在修,希求立功成名”的思想,发出了书多无用,功成便退的感慨。
相关阅读
1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出自宋朝诗人孙觌的作品《吴门道中数间茅屋水边村》,其古诗全文如下: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查看全文】
2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出自于诗经作品《葛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 【查看全文】
3 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是非成败转头空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古诗作品《临江仙》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 【查看全文】
4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滕王阁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 【查看全文】
5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古诗作品《送魏大从军》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 【查看全文】
6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送崔子还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释】 1、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