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言绝句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注释】
⑻狎:亲昵、玩弄。涛渊:指有涛澜的深水。
⑼斥卤:海边盐咸地。
【翻译】
吴地男儿生长在江边十分喜爱江海波涛,贪得官中利物冒险踏波而不知警戒。海神若知道当代君王的意旨,应该让海边盐卤之地变成肥沃的桑田。
【鉴赏】
第四首,是作者以地方官的身份,因看潮而抒发的议论。这首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怜借弄潮人的重利轻生,一是讽喻当时朝廷兴建水利多不切实际,害多利少,难有成效。前两句说:“吴儿生长狎涛渊,重利轻生不自怜。”因为弄潮的人,贪得官中利物,他们冒险踏波,常有被溺死的危险。但吴越儿郎,多习于水,狎玩浪潮,不知警戒。虽然当时也曾有旨禁止弄潮,但终不能遏止。作者时为杭州通判,对吴越人的重利轻生,产生怜悯的心情。
后两句诗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作者揭露了当时官府里的一种矛盾,即一方面是明令禁止弄潮,一方面主上又好兴水利,好大喜功,不衡量利害得失。导致弄潮者又被吸引到这种水利工程中来,所以朝旨禁断,绝无成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东海的海神,倘若知道当代君王的意旨,应该让海边盐卤之地,一齐变成肥腴的桑田,那么弄潮人就可以不必再行弄潮,而兴办海滨水利之事,也就可以大显成效了。”诗句中带有讽刺的意昧,因为斥卤变为桑田,一般说来,只是神话,是属于不可能成功的事。既然断难有成,而又兴办不止,则弄潮人的灾难,也就难以摆脱。在这组诗中,只有这两句含有讥讽。
但后来的“乌台诗案”,却把全诗都系于其内,指控他为谤讪朝廷,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更联系苏轼居官时的其他诗作,大肆诬陷,想把作者置于死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诗狱,并累及作者的许多友人。通过此诗,可以了解宋代党祸冤酷的一个侧面。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游龙门奉先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 【查看全文】
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 【查看全文】
3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答友人》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查看全文】
4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出自宋朝诗人翁格的作品《暮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注释】 1、暮,晚,将尽。 2、莫:不要。 3、花 【查看全文】
5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出自唐朝诗人张弼的作品《渡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 【查看全文】
6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别业》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