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48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和刘柴桑》,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己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注释】
  ⑾谷风:即“榖风”,指东风。《尔雅·释天》:“东风谓之榖风。”凄薄:犹“凄紧”,寒凉,寒意逼人的意思。薄:迫近,接近。战国屈原《九章·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现代古直《陶靖节诗笺注定本》:“谷风宜和,而反寒,故曰‘转凄薄’。”
  ⑿醪:浊酒。饥劬(qú):饥渴劳苦。劬:劳累。
  ⒀弱女:古代习俗,生女后即酿酒,并将此酒埋藏在山坡,等到其出嫁时再取出饮用。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此处为比喻薄酒。一说此诗中的“弱女”乃陶渊明之女。男:喻醇酒。
  ⒁栖栖:忙碌不安貌。《诗经·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朱熹集传》注“栖栖,犹皇皇不安之貌。”东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而乃自西徂东,席不暇温,欲慕孔墨栖栖之事。”
  ⒂共相疏:谓诗人己与“世中事”相互疏远。疏:疏远,不亲近。《韩非子·五蠹(d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疏屈平而信上夫大夫,令严子兰。”
  ⒃称:符合,相当。《韩非子·王蠹》:“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⒄奚:何,疑问词。
  ⒅去去:不断消逝,指时间迁移。百年外:指死后。
  ⒆翳:隐藏,藏匿。《韩非子·内储说下》:“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如:好像, 如同。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翳如:湮灭无闻的样子。
  【翻译】
  久已招我隐庐山,为何犹豫仍不前?只是为我亲友故,不忍离群心挂牵。良辰美景入胸怀,持杖返回西庐间。沿途荒芜甚凄凉,处处废墟无人烟。简陋茅屋已修耷,还需治理新垦田。东风寒意渐逼人,春酒解饥消疲倦。薄酒虽不比佳酿、总胜无酒使心安。世间之事多忙碌,我久与之相疏远。耕田织布足自给,除此别无他心愿。人生百岁终将逝,身毁名灭皆空然。
  【赏析】
  如果说“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展示更多的是幽雅、闲适,那么“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就顿然衰败不堪了。“荒途”、“无归人”、“时时”、“废墟”,字字用力,着墨狠重。显然前后两组镜头有着天壤之别,但却又都是真实的描绘,是诗人“挈杖还西庐”途中所见的真实写照。诗人所处的江州为东晋军事重镇,屡经桓玄、卢循叛军的蹂躏掳掠。诗人也不止一次地描绘过这种衰败:“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归园田居》其四)、“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还旧居》)。回看这些诗,语气外似平淡,但一个个狠重、密集的衰败意象攒集,其力透纸背的力量也绝不逊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平淡之中,却足以穿透时空,传响于古今。这种“诗而史”的写法,表明诗人在欣赏着“良辰入奇怀”的惬意与飘然时,并未忘怀现实。他依然还在回答着“未忍言索居”中“未忍”的理由,亲旧固然是一方面,“良辰”也是一方面,但他最“未忍”忘却的恐怕要算是触目惊心的废墟了。留下来整饬这些时时可见的“荒途”与“废墟”,就成了他不“见招”于“山泽”的最大原由。“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清晰地展示着诗人整饬一新的景象;“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一种整饬后的劳累与欢愉溢于言表,跃然纸上。四句既是自然田园风光的描绘,也是一种社会风光的象征性写照。陶渊明并非真的忘却世事,在百事凋敝、儒业失传的年代里,他牢记“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着本分的事。弃官归隐后,他从事讲习之业(《感士不遇赋》序),传授门生。所以诗中“茅茨”、“新畴”,就不是简单的自然物象,而是如屈原《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一样,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芳芷,不仅仅是香草之名,而且成了诗人培养下人才的代名词。所以这四句写景之中,又暗蕴着比兴之体。
  “栖栖”以下六句,作者又从大处上进行劝勉,回想尘世中的事,忙忙碌碌,而现在岁月已使人们彼此越来越远。耕田织布,只要自己够用,也没有过高要求。百年之后,身体与名声是都会被淹没的啊!这种人生苦短的思想自然有消极的成分,但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浮云富贵,敝屣功名的观点也好似一副清凉剂,对那些热衷于刀口上舔血的如蝇小人也是一篇极好的醒世之文。
  全诗语言朴素,平白如话,娓娓道来,亲切感人,给人一种情真意切,平易随和之感。


相关阅读
1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 【查看全文】

2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途归石门旧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 【查看全文】

3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出自唐朝诗人柳中庸的古诗词作品《听筝》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 【查看全文】

4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眺的作品《游东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 【查看全文】

5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归园田居》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 【查看全文】

6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骄儿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