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49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黄溪夜泊》,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注释】
  1、楚人:楚国人。楚,战国时的大国,为七雄之一,据有今湘、鄂、皖、江、浙诸省之域。登临:登山临水,谓游览自然胜景。《楚辞·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2、暂到:刚到,乍到。暂,始、初。愁肠已九回:犹“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愁。回肠,极言内心忧虑不安。萧纲《应令》:“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3、万树苍烟:青色的烟雾笼罩着茂密的树林。万,极言其多。苍烟:青烟。
  4、满川明月:明月的清辉朗照着平旷的原野。川,平野、平地。一猿哀:柳宗元《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翻译】
  楚人自来喜爱登高,抒发心中的烦闷。我才到这里,也觉得忧愁难忍。莽莽苍苍的树木,终日不散的烟云,使三峡显得阴霾沉沉。开阔的江面,明月高悬,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远离故乡,又逢岁暮年关,怎不叫人心惊。要想安慰孤独的灵魂,最好还是开怀痛饮。闲来信步漫游,遇见山水佳丽,不妨高声长吟。如果不是贬官外放,又怎么能饱览各地的奇山异景。
  【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七律中的佳作。诗中不仅描写了三峡苍暗、明月满川的景象,揭示出峡川月夜的苍茫、辽阔、凄清之美;而且借助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极为复杂的思想感受。这里,既有无辜被贬的深沉感慨,又有思乡怀归的惆怅之情。而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又自我解嘲,故作旷达。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写因贬谪之恨,而源溯到屈原,借以自喻而自慰,可终不能抑制这种生活的愁怨。“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写有如《秋色赋》,何其凄然。“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写客居异乡,苦恨经年,只有借酒消愁。最后两句在自叹自解中,也含有不可言状之凄苦。


相关阅读
1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

2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出自于诗经作品《小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心 【查看全文】

3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对酒忆贺监狂客归四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 【查看全文】

4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游斜川开岁倏五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 【查看全文】

5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春望》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 【查看全文】

6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出自唐朝诗人王禹偁的古诗作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