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作品《辽西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注释】
⑴辽西作:《河岳英灵集》、《唐诗纪事》均作《辽西》。辽西,古郡名,战国燕置,隋唐已废,这里指辽河流域西部地区,唐代在此设置平卢节度使。
⑵燕郊:指辽西。辽西地区为战国时期燕国边区,故称。芳岁:即百花盛开的季节,指春季。
⑶残雪:残存的积雪。
⑷合:即长满,遍布。
⑸辽阳:指辽水北岸地区。春水生:指四月份辽水上游地区积雪融化,形成辽河的春汛。
⑹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
【翻译】
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
【赏析】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四句是说: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这几句描写辽西春天的景象。起句点名时节地点。辽西地处北国,虽然已是晚春,却残雪犹存,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既称“芳岁”,复称“残雪”,再一个“冻”字,写出了这里荒寒而独特的景象。“四月”照应“芳岁晚”;“春水”暗应“残雪”。这两句在荒寒的背景上涂抹了清亮的生命的绿色,意境宁静优美。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四句意为: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这四句由前面描绘辽西春景转为写人。四月春草合,故胡人正牧马。胡人入侵通常是在秋高马肥之时,此春天牧马,看似安宁祥和,实暗伏杀机,因而汉将日征兵,严加防范,不敢懈怠。“露重”两句,用兵器与铠甲在自然条件下的反应突出士兵作战的艰苦,引出下文的感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查看全文】
2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出自清朝诗人王应麟的古诗作品《三字经》的内容,其全文如下: 【解说】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 【查看全文】
3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古诗词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 【查看全文】
4 乌云髻松,金凤钗横。伯劳飞燕自西东,恼离愁万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乌云髻松,金凤钗横。伯劳飞燕自西东,恼离愁万种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醉太平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乌云髻松,金凤钗横。伯劳飞燕自西东,恼离愁万种。 碧溶溶满溪绿 【查看全文】
5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出自唐朝诗人朱敦儒的古诗作品《鹧鸪天西都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查看全文】
6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出自于诗经作品《载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