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2:51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书灵筵手巾》,其古诗全文如下: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注释】
  ①灵筵:供亡灵的几筵。人死后,生者为祭奠死者而设立的几案,用以供奉灵位、衣物与酒食。
  ②手巾:即毛巾,又称拭手巾、净巾,是擦拭脸手皮肤的日常用品。
  ③浮生:指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故称为“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④憔悴:忧戚,烦恼。
  ⑤壮岁:这里指李煜丧妻时的二十八岁。
  ⑥婵娟:泛指形态美好的女子。这里指大周后。
  ⑦黛烟: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
  【翻译】
  这一生与妻子共同分担着国难的痛苦以至于让人憔悴,正值壮年却又遇上丧妻之痛。手巾上犹可嗅到妻子生前所用香膏的气味,画眉的黛烟也在手巾上留下了点点斑痕。
  【赏析】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诗的起句总叹人生的虚浮无定,难以把握,无论愿意不愿意,生命还得继续,所以活着就已经是一种无奈。而这无奈的人生本来就已经令人悲哀,何况正在壮岁之年,又失去了相依相倚的妻子,这余下的人生途程将会是多么的漫长,多么的难行。诗中以“婵娟”代指妻子,以见妻子的青春美好,也就愈见痛失爱妻的深情。然后笔调一转,拈出手巾点题。手巾是古代女子的随身之物,攥在手中,用以拭汗,用以掩笑,用以擦去泪水,用以生风借凉,不可须臾而离。诗的首二句抒写悲痛,就人生落笔,有一种从根上说起的本质意味,起点既高,落笔滔滔。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人已离去,而手巾上犹可嗅到生前所用香膏的气味,画眉的黛烟也在手巾上留下了点点斑痕,睹物思人,自有无尽思念在其中。而“汗手遗香渍”一句,提示周氏生前将巾紧紧攥在手中的动作,以至于有手汗的浸渍而染香于巾。若不是相知极深之人,不会有这样细致的观察,而回忆之时,自然倍加痛心。诗言物不言人,所言之物又只是一条亡者生前的旧手巾,“汗手”、“痕眉”点到为止,便草草结束。
  整体上就诗章结构而言,有一种头重脚轻之感。鲁迅曾评说向秀悼念亡友嵇康的《思旧赋》说:“很奇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可见这也是一种抒写情感的方法。不过,向秀之“寥寥的数行”是有话不能说,李煜这里却是满腹的言语无法说出,悲痛至于极点的缘故。
  此诗是李煜在亡妻灵座前的随笔之作,写的都是眼前景、眼前物,因此也就信手拈来,十分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灵室气氛本来就让人十分伤心,正如晋代潘岳《寡妇赋》所写:“入空室兮望灵座,帷飘飘兮灯荧荧”,而亡妻的遗物更增添了一层忧伤。由具体遗物汗巾写起,从小处着笔,抒写壮岁失妻的痛苦,是此诗的一大特色。


相关阅读
1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 【查看全文】

2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出自元朝诗人汤式的作品《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 【查看全文】

3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梅轻盈照溪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 【查看全文】

4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龙吟倚栏看碧成朱》,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 【查看全文】

5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 【查看全文】

6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