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览镜书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注释】
⑴“桃李”句: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结满果实,自然会有人来采摘,树下也会因此踩出一条路来。
⑵南山皓:即商山四皓。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皓。”王琦注:“南山皓,谓汉之四皓。四皓在秦时始入蓝田山,后又入地肺山,汉时匿终南山。”《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织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暴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透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而肆志。”乃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侍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
【翻译】
得道便无所谓古今,失道终不免会衰老。自照自笑镜中之人,满头白发就像霜草。扪心空自叹息,我的形影为何这般枯槁?桃李何必多言,早晚会赞成商山四皓。
【赏析】
此诗共八句,可分三个部分:发端——览镜——书怀。
开头两句为第一部分。开篇不直接入题,也无惊人之语,甚至有些过于平静,出人意外。似乎诗人是在漫不经心地讲述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修道成仙的人自然是长生不老,反之,那些凡夫俗子转眼就会走向生命的最后历程。这两句诗看似对道教的肯定,实则是对道教的挖苦。全诗也就由此而引起的。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诗人紧扣开篇的“衰老”二字,以自己为例证,写览镜之所见;深深的自嘲和自责,形成对报国无门、济世无路的现实的尖刻揭露和批判。李白从来崇尚道教,理应是“得到”之人,可是到头来,依然“白发如霜草”。“自笑”一句举重若轻,接法飘逸,可以说是对自己迷信道教的彻底否定。“空”“何”二字写尽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极端痛苦。“自笑”“扪心”“叹息”“问影”几个连续动作则把诗人览镜时的心理活动、外貌特征和神态举止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俨然是作者晚年的一幅形神兼备的自画像。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诗人活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变“桃李不言”为“桃李竟何言”,是愤激之辞:我纵有才能,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又有什么可说的呢?诗人赞赏“商山四皓”,是希冀自己能像四皓一样,能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余热。两个典故的活用,写出了不合理制度下,杰出人才的悲剧结局,反映了诗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强信念、对邪恶势力的殊死抗争和矢志不渝的政治热情。
全诗通篇并无华丽词句,而仅仅是以议论为主,间以声、色、形、态的逼真刻画,实在而不板滞,悲怆而不消沉,恰如水晶世界,直露、透彻;又似一片冰心,清冷、光明。其感人之处,全在于人格的力量和深刻的内涵。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阳光竞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查看全文】
2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古诗作品《谒金门风乍起》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 【查看全文】
3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黄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 【查看全文】
4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天上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 【查看全文】
5 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水调歌头追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 【查看全文】
6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杂诗西北有织妇》,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