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出自宋朝诗人严蕊的作品《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注释】
①风尘:古代称妓女为堕落风尘。
②前缘:前世的因缘。
③东君:司春之神,借指主管妓女的地方官吏。
④“若得两句”:若能头插山花,过着山野农夫的自由生活,那时也就不需问我归向何处。奴,古代妇女对自己的卑称
【翻译】
我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之所以沦落风尘,是为前生的因缘(即所谓宿命)所致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东君来作主,该离终须要离开,离开这里又如何能待下去。若能将山花插满头,不需要问我归向何处。
【赏析】
全词以不是爱风尘为题,诉说自己并不是喜好风尘生活感伤宿命,表达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上篇叙述自己并不是贪念风尘。又找不到自己沉沦的根源,无可奈何,只好归因于冥冥不可知的前缘与命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尘误。”首句开门见山,特意声明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封建社会中,妓女被视为冶叶倡条 ,所谓“行云飞絮共轻狂”,就代表了一般人对她们的看法 。作者因事关风化而入狱,自然更被视为生性淫荡的风尘女子了。因此,这句词中有自辩,有自伤,也有不平的怨愤。次句却出语和缓,用不定之词,说自己之所以沦落风尘,是为前生的因缘(即所谓宿命)所致。作者既不认为自己贪恋风尘,又不可能认识使自己沉沦的真正根源,无可奈何,之后只好归之于冥冥不可知的前缘与命运。“似”字似字乍看若不经意若不经意,实耐寻味。它不自觉地反映出作者对“ 前缘”似信非信,既不得不承认,又有所怀疑的迷惘心理,既自怨自艾,又自伤自怜的复杂感情。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东君来作主,这两句流露出词人借自然现象来喻自身命运。比喻象自己这类歌妓,俯仰随人,不能自主,命运总是操在有权者手中。这是妓女命运的真实写照。春中既有深沉的自伤,也隐含着对主管刑狱的长官岳霖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护花的东君。但话说得很委婉含蓄,祈求之意只于“赖”字中隐隐传出。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燕昭王南登碣石阪》,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 【查看全文】
2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花犯粉墙低》,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 【查看全文】
3 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出自明朝诗人刘基的作品《千秋岁淡烟平楚》,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花有泪,莺无语。芭蕉 【查看全文】
4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5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望江南三月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 【查看全文】
6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游敬亭山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