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出自宋朝诗人寇准的作品《书河上亭壁》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注释】
①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
②河,黄河
③凭,靠。危,高
④萧萧,风声
⑤危槛:高高的栏杆
【翻译】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戛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相关阅读
1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渡浙江问舟中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 【查看全文】
2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出自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 【查看全文】
3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寄柳氏章台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4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残春曲禁苑残莺三四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查看全文】
5 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出自唐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临江仙信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 【查看全文】
6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出自清朝诗人魏禧的作品《登雨花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