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出自元朝诗人王庭筠的作品《绝句·竹影和诗瘦》,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
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出自唐朝诗人薛道衡的古诗作品《人日思归》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释】 ⑴人日:古代相传农历 【查看全文】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九十句,其全诗文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查看全文】
3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枕上偶成放臣不复望修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查看全文】
4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出自春秋诗人佚名的古诗作品《越人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 【查看全文】
5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 【查看全文】
6 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宝鼎现红妆春骑》,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