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谢燮的作品《早梅·迎春故早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注释】
⑴发:开花。
⑵疑:畏惧,害怕。
⑶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相关阅读
1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点绛唇一种蛾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 【查看全文】
2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西菩提寺路转山腰足未移》,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查看全文】
3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 【查看全文】
4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出自宋代代诗人朱熹的古诗作品《劝学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 【查看全文】
5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望海潮梅英疏淡》,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 【查看全文】
6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角招为春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