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45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出自西汉诗人无名氏的作品《桓灵时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注释】
  (1)秀才: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
  (2)不知书:指没读过书
  (3)孝廉: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根据儒家的思想,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因此,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成为汉代察举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4)父别居:指父亲搬出家门,与儿子分居。这与古代中国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等大相径庭
  【翻译】
  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的秀才根本不懂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向朝廷举荐的品德高尚因孝顺而闻名的人,真实的情况是父母长辈被赶出家门,无所依靠。所谓的寒门,清正廉洁的人更是品德败坏,道德低下如污泥一样令人厌恶。被举荐的公门子弟称为人才,实际上却怯懦不敢担当;胆子如鸡一样小。
  【赏析】
  “举秀才,不知书”,诗篇首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一个重要的选举科目一一秀才科加以解剖。按照秀才科的规定,才学出众的优秀人物才能入选;但是现在被举出来的秀才,却连字也不识,是个文盲。真是莫大的笑话。
  但是笑话岂止于此。“察孝廉,父别居”按孝廉科的规定,入选的人应该清正廉洁,把父母侍奉得很好。但这些因“孝顺廉洁”被选举出来的儿郎们却抛弃父母,让他们搬出家门,到别出安家。真令天下父母寒心!
  候补的官吏是这个样子,那么,进入仕途的怎么样呢?作者笔锋一转,五、六两句又给我们勾勒出了这些人的有趣嘴脸。“寒素”有人解释为处身贫寒的人,“高第”则解释为“高门大族”,均未妥。观《后汉书》中的有关记载,举高第应训者都属于优等。以示与一般不同,故高第应训优等。那么和高第相对的“寒素”亦应别寻解释。《宋史·刘熙古传》中有 这样一段评语性;“笃厚,虽显贵,不敢寒素”,盖谓为官清廉,虽贵不贪,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 之类的人。据此意推,则“寒素清 白”亦即高度清白,高第良将亦即优等良将。两句意思是说那些经过考课,被评定为“高度清白”的良臣却污浊得象一堆堆污泥,脏得无以复加。那些被举荐出来的“优秀将领”,打起仗来胆怯得象一只只鸡子,闻声而跳,继之以飞,胆小得难以想象。
  你感到好笑吗?这却是严峻的事实。《后汉书·西羌传》载:“诸将多断盗牢廪,私自润入,皆以珍宝货赂左右,上下放纵,不恤军事”。《五行志》载:“遣将出征,每战常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载灵帝令公卿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蠢害者,三公中的两位对宦官子弟“虽贪污秽浊皆不敢问” 反而“虚纠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联系这些史实,就会感到诗篇所写是可信的。
  诗篇出色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每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单位(前四句两句一个,后二句一句一个)都采用了名实对比的手法,通过有名无实,名实相反的鲜明对比,让对象作自我否定,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前四句三字一句,后二句七字一句,节奏先缓后促,气势跳荡飞腾,读者有一种拾阶而上、渐窥高山般的美感。


相关阅读
1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 【查看全文】

2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出自唐朝诗人文德皇后的作品《春游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 【查看全文】

3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秋夜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查看全文】

4 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庆春宫云接平冈》,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 【查看全文】

5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古诗作品《除夜宿石头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查看全文】

6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卖花声怀古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