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46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出自东汉诗人刘邦的作品《匈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注释】
  (1)鸿鹄: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翮:“鬲”本指空足陶器,引申指“空心”。“翮”的本意是“羽毛中间的空心硬管”,诗中指羽毛。《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
  (3)矰:“曾”意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矰”的本义是“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的箭”。缴:“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矰缴”在诗指“猎取飞鸟的射具”。
  【翻译】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赏析】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天空的大雁比喻太子刘盈,确立刘盈为太子,是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时的事。刘邦后来发现,刘盈过于“仁弱”,担心他难以继承皇位。他很喜欢赵王刘如意,觉得刘如意很象他。但是,刘盈是“嫡出”,吕雉所生。刘如意是“庶出”,妃子戚夫人所生。废嫡立庶,是件大事;况且,吕雉又是他的元配,曾经患难与共,他一时委决不下,多次征求亲近大臣的意见。但是,大臣中多数是刘邦的故交,和吕雉也有情面;而戚夫人,除了皇帝的恩宠以外,绝没有吕雉那样的“群众基础”。所以,包括留侯张良在内的一班老臣,都劝刘邦不要免去刘盈的太子地位。刘邦看到大臣们拥戴刘盈.认为他象鸿鹊,甚至“一举千里”,那是受了蒙骗。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说的还是刘盈,刘邦仍被假象蒙蔽着。吕稚知道刘邦的心思,暗暗心焦,她更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谁的儿子做皇帝,生母就是皇太后,无上尊贵,于是她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频繁的幕后活动,求助于大臣,甚至不惜屈尊下跪,求张良帮助。最后,她就按张良的主意,让刘盈去巴结当时的四大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四皓”曾拒绝过刘邦的遨请,不肯出山做官,如今却同刘盈同车四游,使刘邦误以为刘盈有才能,孚众望。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面对戚夫人的哭泣,表达出自己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的心情。刘邦病重以后,自知大限不远,曾又一次和大臣们提到接班人问题。大臣们除了陈说利害以外,都对刘盈极口称赞,使刘邦最终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当他把这一情况告知戚夫人时.戚夫人十分悲伤,泣不成声。刘邦宽慰她说:“为我兹舞,吾为若楚歌。”《鸿鹊歌》,就是这样一首忧心忡忡、情意绵绵的歌。
  刘邦不无忧虑地死去,活着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却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迫害,双双被狠毒的吕雉害死。得宠的戚夫人一门全让吕雉给收拾了,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看到戚夫人被吕雉变成“人彘”的惨相,连吕雉的亲生儿子刘盈都愤怒地大骂:“此非人所为!”
  《鸿鹄歌》情真意切,巧用比喻,仍是楚辞遗风,联系史实去读.不乏感人的艺术力量。


相关阅读
1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酒泉子花映柳条》,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 近来 【查看全文】

2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出自元朝诗人汤式的作品《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 【查看全文】

3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其古诗全文如下: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注释】 ①暗 【查看全文】

4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出自唐朝诗人林逋的古诗作品《山园小梅》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 【查看全文】

5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作品的《念奴娇萧条庭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 【查看全文】

6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行香子天与秋光》,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初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