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52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注释】
  ①“三川”句:形容洛阳被安禄山叛军占领后的乱象。三川,指洛阳。以其有河、洛、伊三川。北虏,指安禄山叛军。
  ②“四海”句: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刘曜攻陷洛阳,百官士庶三万余人,中原衣冠之族相率南奔,避乱江东。安禄山破两京,士人多携家奔江东,有似永嘉之难。
  ③“但用”二句:诗人以谢安自居,希望永王重用自己。《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东山,谢安隐居处。
  【翻译】
  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赏析】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第二年攻陷潼关。京师震恐,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经营长江流域。十二月下旬,永王引水师顺江东下,途经九江时,三请李白出庐山,诗人应召,参加了李璘幕府。随军途中,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这是第二首。
  “三川北虏乱如麻”,三川即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指三水流经的河南郡(包括河南黄河两岸一带)。北虏指安禄山叛军。“乱如麻”喻叛军既多且乱。叛军到处烧杀抢掠,造成广大三川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四海南奔似永嘉”,历史的惊人相似,使诗人回想起公元311年(晋怀帝永嘉五年)时,前汉刘聪的相国刘曜,攻陷晋都洛阳,把人民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诗人眼里,同为胡人,同起于北方,同样造成了天下大乱。这就从历史高度揭示了这场灾难的规模和性质,表明了鲜明的爱憎。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是此篇最精彩之笔。史载,前秦苻坚进攻东晋,领兵百万,声势浩大。谢安被孝武帝任为征讨大都督,却奕棋自若,破苻坚大军于淝水,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诗人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抒写自己出匡庐以佐王师之情。可以看出李白此时雄心勃勃,自负很高。前著“但用”,后书“为君”,笔势飞动,风度潇洒,一种豪迈的气概、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跃然纸上。以“胡沙”喻叛军,形象而深刻。叛军之来,有如妖如魔,飞沙走石,席卷大地,遮天蔽日。既写出它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和暗无天日的残暴行径,又写出徒有声势的虚弱本质和为时不长的必然趋势。“静”字,凝炼、概括,使人想见胡沙平息后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为君“静胡沙”又在“谈笑”之间,更见其成竹在胸,胜券在手,指挥若定,易如反掌之气概,读之心胸开拓,精神为之一振。


相关阅读
1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黯销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黯销魂出自宋朝诗人谢翶的作品《过杭州故宫禾黍何人为守阍》,其古诗全文如下: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黯销魂。 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 【查看全文】

2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题扬州禅智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查看全文】

3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春园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 【查看全文】

4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南逢李龟年》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查看全文】

5 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查看全文】

6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