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出自唐朝诗人文德皇后的作品《春游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注释】
①上苑:即上林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是养禽兽、种花木供帝王游乐的场所。
②兰闺: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因女子多喜置兰花,故称。
③偷面色:是说偷得了艳妾的美容。
④学身轻:是说像艳妾的腰肢一样轻。
⑤来去:指舞蝶来去。
⑥长短:指莺啼声长短
【翻译】
园林里的桃花向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里美丽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红润,那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是学她轻盈的身姿。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黄莺的歌唱。你何必站在林下远远的打听,她的风流出众那是远近闻名啊。
【赏析】
桃花在清晨一片亮色 ——桃花这句可以说是起兴的用法,典故于《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为宫帏之作,风情自有一种闲雅,取材桃柳蝶莺,亦不关国计民生事。然则从中可睹这位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的风流蕴藉,多姿多情之处。春日桃花红艳盛开之时,宫闺中她动了春情,翩翩穿行于桃柳、花丛之中,步履轻捷,看蝶听莺,欢快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那么,请问这个在花柳间恣情而乐的女子是谁呢?“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流露出一种高雅的矜持。位尊皇后的她,显出与众不同的风采,门第与教养为人仰慕,凛凛万端母仪在结句中收束。“何须远借问?”长孙皇后的名声应是国人皆知啊! 结句中要细参“林下”、“风流”二词。这当是初唐贵妇的一种追求与考评。魏晋人物神情散朗的风采,为唐人所推许。东晋王凝之妻谢道韫被时人誉为“有林下风气”。
后因称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为林下之风。结句中长孙后以“林下”、“风流”自许,反映出一种志得意满、踌躇洒脱及和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态。加之正值韶华芳龄,一时忘情,一时收敛,难怪她在结句中忽而作有如此正经八板儿的自赞、自许。这种作态,怎不引得她的丈夫、那位一代明君知情又会意的年轻英主唐太宗的莞尔一笑呢。
相关阅读
1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出自元朝诗人徐再思的作品《水仙子夜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 【查看全文】
2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点绛唇小院新凉》,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 【查看全文】
3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古诗作品《临江仙》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 【查看全文】
4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出自唐朝诗人施肩吾的作品《秋夜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 【查看全文】
5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宝月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查看全文】
6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出自宋朝诗人程垓的作品《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