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3:58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释】
  ⑴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第八,河南人,举进士,官至京兆少尹。他是白居易的诗友,两人结交二十余年。卜邻,即选择作邻居。
  ⑵心迹:心里的真实想法。
  ⑶墙东:指隐居之地。《后汉书·逸民传》:“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
  ⑷身:自己。
  ⑸三径:语出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风韵犹存”句。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⑹“绿杨”句:借南朝陆慧晓与张融比邻旧事,表示诗人想与元八作邻居。
  【翻译】
  我们平生志趣相投,都渴望过一种“无官一身轻”的隐居生活。我们结邻后,一轮明月,共照着两家的庭院;一株绿杨,将浓浓的春意洒落在两家的院心。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两家结邻之宜行。首联写两人“平生心迹最相亲”,接着就具体写“相亲”之处。“墙东”、“三径”和“绿杨”,都是有关隐居的典故。这几处用典做到了“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颜氏家训·文章》),用典非常多,但并不矫揉造作,非常自然适宜。诗人未曾陈述卜邻的愿望,先借古代隐士的典故,对墙东林下之思做了一番渲染,说明二人心迹相亲,志趣相同,都是希望隐居而不求功名利禄的人,一定会成为理想的好邻居。诗人想象两家结邻之后的情景,“明月”和“绿杨”使人倍感温馨,两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惬意地散步畅谈,反映了诗人对结邻的美好憧憬。
  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这幽美的境界中,两位挚友——诗人和元八,或闲庭散步,或月下对酌,或池畔观鱼,或柳荫赋诗,恬然陶然,游哉优哉。这两句诗总共十四个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启发人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体现了对仗和用典的巨大修辞效用,也体现了诗人的语言艺术。


相关阅读
1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 【查看全文】

2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江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 【查看全文】

3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侠气,交结 【查看全文】

4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海棠》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查看全文】

5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查看全文】

6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出自宋朝代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诉衷情眉意》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