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西江月·梅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
⑷涴:沾污,弄脏。
⑸唇红:喻红色的梅花。
⑹不与梨花同梦: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翻译】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它的素色的面容如果翻一下嫌太过粉婉,如果雨雪洗去妆色的话那种朱唇样的红色根本不会褪去。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去和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赏析】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梦李白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 【查看全文】
2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出自唐朝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 【查看全文】
3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 【查看全文】
4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翻译】 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 【查看全文】
6 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驻马听凤枕鸾帷》,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