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03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出自唐朝诗人刘桢的作品《赠从弟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翻译】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直立。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赏析】
  本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相关阅读
1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 【查看全文】

2 太液芙容,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太液芙容,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出自宋朝诗人王清惠的作品《满江红太液芙蓉》,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液芙容,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 【查看全文】

3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 【查看全文】

4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越女词五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注释】 长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带 【查看全文】

5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蝶恋花》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 【查看全文】

6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冬日归旧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