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6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作品《塞下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鉴赏】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
  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相关阅读
1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出自唐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忆秦娥梅谢了》,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查看全文】

2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查看全文】

3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词作品《金陵驿》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 【查看全文】

4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出自唐朝诗人谢朓的古诗作品《玉阶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 ①玉阶:皇宫的石阶 ② 【查看全文】

5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其古诗全文如下: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查看全文】

6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幽涧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 善手明徽,高张清心。 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