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出自宋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长相思·别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②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翻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赏析】
《长相思》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在明亮的月光下,年轻的女子,凝望着脚下悠悠的流水,遥望着远处绵绵的群山,孤独无助的身影,充满了哀愁憔悴面容。思女的形象朦胧而又仿佛很清晰。
词的上阙连用了三个“流”字,写出了水的蜿蜒曲折,悠远绵长,也酿造了一种低徊缠绵的情韵。“吴山点点愁” 为本阙点睛之笔。“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如果没有后边“吴山点点愁”,则没有任何意义。而有了“吴山点点愁”,那悠悠的流水仿佛也就蕴含了绵绵的思念与哀愁。
下阙连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与强烈。“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归”了吗?“休”了吗?没有,只是一个空想,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月明人倚楼”。
诗人运用浅显流畅的语言,和谐舒缓的音律,以“恨”写“爱”,巧妙而又明了地勾画出了思女形象,表现出了思女复杂的感情。特别是那悠悠的流水和皎洁的月光,更烘托出了无限哀怨忧伤的情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深、词义蕴藉的特点。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出自唐朝诗人李端的古诗作品《听筝》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⑴听筝:弹奏筝曲。 ⑵金粟: 【查看全文】
2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菩萨蛮梅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 【查看全文】
3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梅轻盈照溪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 【查看全文】
4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 【查看全文】
5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容。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容。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八声甘州记行云梦影》,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容。念杯 【查看全文】
6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春晚书山家屋壁柴门寂寂黍饭馨》,其古诗全文如下: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