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4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春晚书山家屋壁·柴门寂寂黍饭馨》,其古诗全文如下: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注释】
  ⑴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⑵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翻译】
  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赏析】
  第一首头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见。
  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方东树谓“小诗精深,短章酝藉”,方是好诗。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写得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薛雪《一瓢诗话》),于静处露生机。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壮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相关阅读
1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永王正月东出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查看全文】

2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出自于诗经作品《雄雉》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查看全文】

3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出自唐朝诗人牛峤的作品《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查看全文】

4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出自东汉诗人郦炎的作品《见志诗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 【查看全文】

5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答友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查看全文】

6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织妇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