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8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蝉》,其古诗全文如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
  ⑺薄宦:官职卑微。
  ⑻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⑼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⑽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
  ⑾君:指蝉。
  ⑿警:提醒。
  ⒀亦:也。
  ⒁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翻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己平。”颈联随之一转,换了主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诗人由蝉的命运联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忆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尽的感慨。“梗犹泛”这里用典,形容自己飘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此联下句饱含了故园之思。这两句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诗人尊蝉为君,感叹它触动了自己坎坷的身世,桑梓之情。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在该诗中,李商隐以蝉自况:独居一枝,餐风饮露,表达了自己的高尚节操。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头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 【查看全文】

2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窗前木芙蓉》,其古诗全文如下: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3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 【查看全文】

4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送应氏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 【查看全文】

5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古诗作品《遣悲怀三首其一》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查看全文】

6 垂杨径。洞钥启、时见流莺迎。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垂杨径。洞钥启、时见流莺迎。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尉迟杯赋杨公小蓬莱》,其古诗全文如下: 垂杨径。洞钥启、时见流莺迎。涓涓暗谷流红,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