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32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出自诗经中的作品《汝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注释】
  1.遵:循,沿。 汝:汝河,源出河南省。坟:水涯,大堤。鲂鱼
  2.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3.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
  4.惄:饥,一说忧愁。调:又作“輖”,“朝”(鲁诗此处作“朝”字),早晨。调饥:早上挨饿,以喻男女欢情未得满足。
  5.肄: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6.遐:远。
  7.鲂鱼:鳊鱼。赪:浅红色。
  8.毁:烈火。
  【翻译】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赏析】
  这在诗之首章,其实已透露了消息。“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在高高的汝河大堤上,有一位凄苦的妇女,正手执斧子砍伐山楸的树枝。采樵伐薪,本该是男人担负的劳作,如今却由织作在室的妻子承担了。读者不禁要问:她的丈夫究竟到哪里去了?竟就如此忍心让妻子执斧劳瘁!“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二句的跳出,即隐隐回答了此中缘由:原来,她的丈夫久已行役外出,这维持生计的重担,若非妻子又靠谁来肩起?“惄”者忧也,“调饥”者朝食未进也。
  满腹的忧愁用朝“饥”作比,自然只有饱受饥饿折磨的人们,方有的真切感受。那么,这倚徙“汝坟”的妻子,想必又是忍着饥饿来此伐薪的了,此为文面之意。“朝饥”还有一层意思,它在先秦时代往又被用来作男欢女爱的隐语。而今丈夫常年行役,他那可怜的妻子,又何曾能享受到丝毫的眷顾和关爱?这便是首章展示的女主人公境况:她孤苦无依、忍饥挨饿,大清早便强撑衰弱之身采樵伐薪。当凄凉的秋风吹得她衣衫飘飘,大堤上传送来一声声“未见君子,惄如调饥”的怆然叹息时,能不令你闻之而酸鼻?
  第二章诗情发生了意外的转折。“遵彼汝坟,伐其条肄”二句,不宜视为简单的重复:“肄”指树木砍伐后新长的枝条,它岂不点示了女主人公的劳瘁和等待,秋往春来又捱过了一年?忧愁悲苦在岁月漫漫中延续,期待也许早已化作绝望,此刻却意外发现了“君子”归来的身影!于是“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二句,便带着女主人公突发的欢呼涌出诗行。不过它们所包含的情感,似乎又远比“欢呼”要丰富和复杂:久役的丈夫终于归来,他毕竟思我、爱我而未将我远弃,这正是悲伤中汹涌升腾的欣慰和喜悦;但归来的丈夫还会不会外出,他是否还会将我抛在家中远去?
  这疑虑和猜思,难免又会在喜悦之余萌生;然而此次是再不能让丈夫外出的了,你怎能将可怜的妻子再次远弃!这又是喜悦、疑虑中发出的深情叮咛了。如此种种,实难以一语写尽,却又全为“不我遐弃”四字所涵容——《国风》对复杂情感的抒写,正是如此淳朴而又婉曲。


相关阅读
1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与东吴生相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 【查看全文】

2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惜秋华数日西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 【查看全文】

3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胡无人》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 【查看全文】

4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出自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 【查看全文】

5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出自于诗经作品《行苇》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查看全文】

6 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北齐二首》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莲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