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鹧鸪天·桂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 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⑶“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翻译】
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赏析】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陈与义在《清平乐》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相关阅读
1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伤春庙堂无策可平戎》,其古诗全文如下: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 【查看全文】
2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出自唐朝诗人崔曙的古诗作品《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 【查看全文】
3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 【查看全文】
4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圣泉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 【查看全文】
5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查看全文】
6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