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钗头凤·红酥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释】
①黄縢:此处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
②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绍兴的某一段围墙,故有宫墙之说。
③东风:喻指陆游的母亲。
④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翻译】
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错,错!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钗头凤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
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感情极为沉痛。至于到底是谁错了,是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还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或者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词中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相关阅读
1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 【查看全文】
2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出自明朝诗人汤显祖的作品《江宿》,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注释】 ①江宿: 【查看全文】
3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 【查看全文】
4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归园田居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查看全文】
5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重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 【查看全文】
6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