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12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汉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⑤翘翘:高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刈,音yì。楚:一种丛生落叶灌木,又名“荆“
  ⑦秣:喂马。
  【翻译】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赏析】
  首先,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方玉润曾写道:“首章先言乔木起兴,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为题正面;三兼言刈蒌,乃采薪余事”(《诗经原始》)。方氏由此把《汉广》诗旨概括为“江干樵唱”,否定其恋情诗的实质,仍不免迂阔;但见出起兴之句暗示了采樵过程,既有文本依据,也是符合劳动经验的。
  其次,从结构形式看,首章似独立于二、三两章;而从情感表现看,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诗篇于此未作明言,对这位青年当年追求思恋的一往深情,让读者得之言外。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如果换一种读法,把“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可视为比喻,连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也表现得更为强烈。当年苦恋追求,今日瞻望难及。但心不甘、情难拔,于是由现实境界转入幻想境界。二、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游女”有朝来嫁我,喂饱驹儿把车拉。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他依然痴情而执着,但二、三两章对“汉广”、“江永”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不忍听之感。总之,诗章前后相对独立,情感线索却历历可辨。


相关阅读
1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水调歌头多景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 【查看全文】

2 张仪列传翻译赏析_张仪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张仪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张仪,是魏国人。 当初曾经与苏秦一起求师于鬼谷子先生,学习纵横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不如张仪。 张仪学成之后就去游说 【查看全文】

3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赠王友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 【查看全文】

4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侠客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查看全文】

5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故人赏我趣》,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 【查看全文】

6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