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06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故人赏我趣》,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释】
  (4)这两句是说,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5)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翻译】
  陶渊明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这一天,他邀请友人松下坐饮。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喝酒没有桌凳可凭,只好铺荆于地,宾主围坐。没有丝竹音乐,只能听风吹松叶,只能听父老杂乱言。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鉴赏】
  再说诗中的理。陶渊明把宁静的乡村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把“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当作自然之理来信奉,在“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生活中领略着任真自然的乐趣。在他的心目中,乡间幽静的景物、淳厚的民情和古朴的乡俗,无一不含蕴着与虚伪奸诈相对立的哲理。就像他曾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致中体会到“此中有真意”一样,他也在松下坐饮、言笑自适的情景中悟出自然之理。这六句诗虽不明言理,但理趣融于“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父老杂乱言”等意象之中,且流于笔墨之外。
  在诗的后半部中,诗人以警隽之言将他的感受进一步哲理化:“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不觉”二字承接“数斟已复醉”而来。在醉意朦胧之中,自我意识消失了,外物更不萦于胸中,诗人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里虽然表达的是一种玄理,然而它与“饮酒”、“复醉”的主观感受相结合,所以并不显得突兀或生硬,反而使人在咀嚼哲理的同时,仿佛看到醉态可掬的诗人形象。“悠悠”者,指一般趋名逐利之徒。这两句诗,一句指他人,一句言自身,笔法简炼灵活。诗人说:那些人迷恋于虚荣名利,而我则知“酒中有深味”!这个结尾可谓意味深长。魏晋以来,名士崇尚自然,而且大多嗜酒如命。在他们看来,“酒正自引人著胜地”,“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世说新语·任诞》)。所谓“胜地”、“形神相亲”,便是他们所追求的与自然之道相冥合的境界。饮酒,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一种手段。酒之“深味”,便在于此。因此,陶渊明在这里实际上是说自己在诗酒相伴的生活中、在与“故人”共醉的乐事中悟得了自然之理,而此中的“深味”是奔趋于名利之场的人难以体会的。
  从松下坐饮这一悠然自适的情景中引出物我两忘的境界,进而点出最高的玄理——酒中之“深味”,通篇理趣盎然,警策动人,余味隽永。此理超然物外,故言其“高”;此理又包蕴着真实的体验,质朴明快,故言其“不玄”。——情旷而不虚,理高而不玄,以情化理,理入于情,非大手笔不能如此。后世学步者虽多,终不能达到陶诗从容自然的至境。这首诗以饮酒发端,以酒之“深味”收尾,中间贯穿着饮酒乐趣,叙事言情说理,都围绕着“饮酒”二字,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思健功圆,浑然成篇。


相关阅读
1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烛影摇红元夕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 【查看全文】

2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题云际寺上方》,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 【查看全文】

3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卖炭翁》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查看全文】

4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开愁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 【查看全文】

5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 【查看全文】

6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出自宋朝诗人孙惟信的作品《南乡子璧月小红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