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飞来,问春何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7:14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淡黄柳·空城晓角》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释】
  岑寂:寂静。
  小桥宅:姜夔在合肥情侣的住宅。
  【翻译】
  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赏析】
  紧接一句是倒卷之笔,点出人物,原来是骑在马上踽踽独行的客子,同时写其体肤所感。将“寒恻恻”的感觉系于衣单不耐春寒,表面上是记实,其实这种生理更多地来自“清角吹寒”的心理感受。繁荣已成为过去,无奈春光依旧,物是人非,更添身世之感 。下二句写所见,即夹道新绿的杨柳。“鹅黄嫩绿”四字形象地再现出柳色之可爱 。“看尽”二字既表明除柳色外更无悦目之景,又是从神情上表现游子内心活动——“都是江南旧相识”。“旧相识”唯杨柳(江南多柳,所以这样说),这是抒写客怀 。而“柳色依依”与江左同,又是反衬着“巷陌凄凉,与江左异” ,语意十分深沉。于是,作者就从听觉、肤觉、视觉三层写出了“岑寂”之感。
  过片以“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包笼下片。当此心情寂寞之际,又逢“寒食。虽是荒凉的“空城”,没有士女郊游的盛况 ,但客子“未能免俗”,于是想到本地的相好。白石词中提到合肥相好实有姊妹二人,一是能拨春风的大乔 ,一是能妙弹琴筝的小乔 。说“强携酒 ,小桥宅”,是本无意绪而勉强邀游 ,“携酒”上著“强”字,已预知其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惨景。上数句以“正岑寂”为基调,“又寒食”的“又”字一转 ,说按节令自该应景为欢 ;“强”字又一转,说载酒寻欢不过是在凄凉寂寞中强遣客怀而已。再下面“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的“怕”字又一转,说勉强寻春遣怀,仍恐春亦成秋,转添愁绪。合肥之秋如何?
  作者只将李贺“梨花落尽成秋苑”易一字叶韵,又添一“怕”字,意恐无花即是秋,语便委婉。以下三句更将花落春尽的意念化作一幅具体图画,以“燕燕归来,问春何在”二句提唱,以“唯有池塘自碧”景语代答,上呼下应 ,韵味自足 。“自碧”,是说池水无情,则反见人之多感。这最后一层将词中空寂之感更写得切入骨髓闻之惨然。
  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渐入虚拟的情景,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其惆怅情怀已然愈益深浓。然而还不仅此。前人曾道“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却写出江淮之间春亦寂寥,并暗示这与江南似相同而又相异,又深忧如此春天恐亦难久。这就使读者感到全词的情感决非“客怀”二字可以说尽,作者的感叶伤春,实际上反映出同时代人的一种普通的忧惧。波波不存,毛将焉附,大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末日之感。因此张炎赞此词 :“不惟清空,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现飞越。”


相关阅读
1 扁鹊仓公列传翻译赏析_扁鹊仓公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扁鹊仓公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扁鹊是勃海郡人,姓秦,名越人。 年轻时当人家客舍长,有叫长桑君的住客,扁鹊特别看重他,一直恭敬待他。 长桑君也 【查看全文】

2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过七里濑》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 【查看全文】

3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伤温德彝》,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注释】 ⑴温 【查看全文】

4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族弟绾从军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 【查看全文】

5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逥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逥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游敬亭山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俱然栖。 上干蔽白日, 【查看全文】

6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篆缕消金鼎》,其古诗全文如下: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