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出自宋朝诗人严仁的古诗作品《木兰花·春风只在园西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注释】
木兰花:触摸屏,通称《玉楼春》。
照还空:化用李白诗《望庐山瀑布》“江月照还空”句意。
翻:反而,反倒。
“宝奁”二句:化用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句意。宝奁,妇女装铜镜用的镜匣。
【翻译】
春光只在庭园的西畔,荠菜花开得正繁,蝴蝶也飞舞忙乱。晴日照着池塘,碧绿澄鲜。香径上的花儿已经落尽,就连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风吹得老远。
我的相思太深太长,反而恨那些游丝太短。整天里害着相思病,衣带渐渐松缓。梳妆匣里的明镜不会骗人,等明日归来,你再试着亲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颜。
【赏析】
词采用常见的上景下情的写法。但其写景却在动与静对比的同时,用暗示衬托出思妇的情怀。小园内春光烂漫,杂花竞放,但思妇的视线却只有小园西畔的一片荠菜花,此时荠菜开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来许多上下纷飞的蝴蝶。“繁 ”和“乱”是以荠菜花和蝴蝶的形态和活动反映出春事已深 。“ 只在 ”两字暗示春风仅仅在园中停留 ,却不光顾寂寞的深闺。荠菜本是可食之野菜 ,而她无心踏青挑菜 ,以致听任荠菜长得遍地都是;“ 花繁 ”,不仅形容荠菜长得茂密,又从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妇因思春而无意游赏的心情。
词人借思妇的目光,将关注点转移到池塘和花径上。“冰池”指水面光洁如冰,莹澈清碧。“照还空”,形容冰池在阳光之下显得透明无比。“香径 ”写落花堆满小路,送来阵阵芳馨。“ 吹已断 ”,是说枝头花瓣都已被风吹落在地 。从这一泓碧水 、一条花径的静景场面中 ,衬托出思妇幽闺寂寞 、尽日凝望的神态。这种以写景为主而景中有情的写法,过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词融为一体。
下片所写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间接而曲折的手法来反映的 。游丝 ,是飘荡于空中的昆虫之丝,说“恨游丝短”是用以反衬自己情意之长。由于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说出,只用“ 罗带缓”来暗示。这种写法在《古乐府歌 》:“ 离家日已远,衣带日趋缓。”中有表现。《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亦有“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之句,不过前者是游子口吻 ,后者是思妇之辞 。这里间接地刻画出由于离别日久相思不已而渐趋消瘦的思妇形象。
结尾两句设想新奇,以构思别出心裁而为人称道,是承上面“ 罗带缓 ”而进一步悬拟他日归来相见时的情景。这样的手法更显示出相思之苦。词人并未使用直接诉陈因怀人而憔悴之语 ,而是曲折地说 :梳妆匣里的圆镜不会欺人,待你归来之日可以看到思妇消瘦的容颜 。这种间接的写法看似痴语 ,其实是至情的流露。词运用反衬 、暗示 、间接等手法,使词意婉转层深,独具韵致。
相关阅读
1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出自宋朝诗人王雱的作品《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 【查看全文】
2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 【查看全文】
3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出自宋朝诗人孙惟信的作品《烛影摇红一朵鞓红》,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 【查看全文】
4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查看全文】
5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九日闲居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 【查看全文】
6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