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放言五首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释】
“草萤”二句: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不取”二句:进一步明示辨伪之法,指出如不兼用明亮的火焰和照乘珠的光
【翻译】
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是真珠?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赏析】
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明示辨伪的方法。这两句意思相当于谚语所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诗人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当然,如果昏暗到连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识,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据。所以,最后诗人才有“不取”“可怜”的感叹。这首诗,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乏味。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联之中,五次出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从头至尾,“何人”“底事”“但爱”“可知”“终非”“岂是”“不取”“何殊”,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给读者以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
诗人的冤案是由于直言取祸,他的辨伪之说并非泛泛而发的宏论,而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针砭,是为抒发内心忧愤而做的《离骚》式的呐喊。
相关阅读
1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岁晏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 【查看全文】
2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放言五首其三》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查看全文】
3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夜合花柳锁莺魂》,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 【查看全文】
4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出自东汉诗人曹植的作品《美女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 【查看全文】
5 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青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青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出自宋朝诗人韩疁的作品《高阳台除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 【查看全文】
6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载客槎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载客槎还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诉衷情西风吹鹤到人间》,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