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放言五首其三》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向使:假如
复:又(有)
【翻译】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赏析】
这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代汉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本传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一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纡徐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
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相关阅读
1 大畜卦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大畜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乾下良上)大畜(1):利贞。不家食(2),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厉,利巳③。 九二:舆说輹(4)。 九三:良马逐⑤。利 【查看全文】
2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无家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 【查看全文】
3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出自宋朝诗人苏辙的作品《怀渑池寄子瞻兄》,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 【查看全文】
4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出自宋朝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官舍竹》,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 【查看全文】
5 看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看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倾杯乐皓月初圆》,其古诗全文如下: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查看全文】
6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春残春残何事苦思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注 【查看全文】